来源: 时间:2023-01-08 15:21:09
中金网今日介绍"锁子黄金甲(锁子黄金甲是谁送来的)",希望小金从网上整理的锁子黄金甲(锁子黄金甲是谁送来的)对您帮助。
在中国,锁子甲可谓是众所周知、大名鼎鼎,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舶来品”。锁子甲从西方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唐宋以后被我们老祖宗魔改了更多款式,样式愈发华丽,走上了它的中国特色之路。
大家好,我是@张瑞水下看世界创作团队——翠文花,考古学博士,专门研究各类墓葬、文物和相关历史。今天,我将为大家揭秘中国古代的各类锁子甲。
图一指环王剧照
铠甲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防护服,中国古代的人们凭借聪明智慧制造了各类兵器与铠甲,同时也从西方引进了极富盛名的“锁子甲”。众所周知,锁子甲是冷兵器时代著名的金属铠甲,由于它特殊的结构,可对刀剑等尖锐利器进行有效的防御,相信本栏目的读者对它或多或少也都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图二锁子甲
关于锁子甲的产生,目前普遍流传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认为锁子甲为波斯所发明,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另一个版本,认为锁子甲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就为善战的斯基泰人所生产,当时的斯基泰人正掌管西亚北部,而西亚地区的赫梯人最早创造发明了铠甲制作的关键技术——冶铁术,后来斯基泰人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消失,而从斯基泰人那里学会了锁子甲制造技术的凯尔特人大量生产并使用锁子甲,使得锁子甲名声鹊起,被各国所引进。
图三指环王剧照
锁子甲借助这个契机传入东亚地区,那锁子甲大概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呢?关于这点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表述,但通过记载,我们可以对这个时间进行一个简单的推测。在关于锁子甲的记载中,多会强调锁子甲的番邦属性,即锁子甲多由吐蕃[1]、古西羌[2]等地将士所穿戴,那么我们可以合理推测,锁子甲是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传入进内陆的。吐蕃是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时间大约为公元5世纪到7世纪中期左右,而古西羌的时代更早,则可早到公元前3世纪。
图四三国演义
而内陆政权关于锁子甲的较早记载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期,曹植表《先帝赐臣铠》中的“环锁铠”[3]指的应就是后来的锁子甲。
图五新疆塔城地区博物馆藏明代锁子甲
在我们以往的认知中,传统的锁子甲即铁环环相扣的样式,各环之间衔接紧密,利刃难以穿透,属精密铠甲。但从中国古代的小说及绘画来看,中国古代的锁子甲似乎并不拘于这一普遍样式。
图六故宫博物院藏锁子甲衫裤
我们在探讨各类“中国特色”锁子甲之前,可先关注下一类中国传统的纹饰——琐纹,也可将之称为“锁纹”,琐纹运用广泛,常见于建筑、织料、服饰之上。
我们首先可以从《说文解字》[4]的记载去理解一下“琐”与“锁”字的释义。旧时锁”同“琐”,释义有连环、圆环之意。根据来看,“琐”字的出现远早于“锁”字,“锁”字应创造于冶铁技术之后,琐指代玉环,而锁则指代铁环。掌握了“琐”“锁”两字的释义后,我们再来看琐纹。
宋代李诫创作的《营造法式》是一部建筑学著作,书中绘制的一些建筑装饰图案也是中国常见的传统纹饰样式,其中有一类纹饰为“五彩琐纹”。
图七清代金嵌宝石炉(腹部为琐纹)
“五彩琐纹”,包括“琐子”和“联环”“密环”等样式。其中“联环”纹、“密环”纹相类似(图八),为圆环相连接的样式,但圆环之间的连接方式、紧密程度不有所同,而“琐子”纹(图九)与前两者在样式上差别较大,更似无数个叠压排列的“人”字。
图八《营造法式》中的“联环”“密环”纹
图九《营造法式》中“琐子”纹
中国古代可以说把西方传进来的锁子甲进行了丰富多彩的二创,发展出来连环甲、山文甲和鳞甲。每一种好像都要比西方的锁子甲要更加舒适和实用,并且在美学上有了质的提升。下面我来为大家逐个介绍:
一、连环甲与锁子甲
在明代的一些小说中,锁子甲通常用“连环”进行形容,有“连环锁子甲”或“锁子连环甲”这类描述。《水浒传》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中描写八十万禁军都教头丘岳将军“戴一顶缨撒火、锦兜鍪、双凤翅照天盔;披一副绿绒穿,红锦套,嵌连环锁子甲。”在这里,“连环”是用来形容“锁子甲”,强调锁子甲的样式特征。
图十《武备志》中的连环甲图绘
同时中国古代,锁子甲和连环甲还有作为单独个体出现的时候。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武备志》(图六)及清代宫廷生活器物图谱《皇朝礼器图式》(图七)分别有对“钢丝连环甲”“锁子甲”的图绘与介绍,从这两本文献的相关记载来看,二者的制作材质和方法相同,都由小铁圈或铁环组成,同时,刚才我们在探讨琐纹时候,也了解到了锁(琐)子纹与联环纹皆属于琐纹类,那我们可以基本上认定二者应属于一类甲,即指由金属环衔接而成的铠甲。
图十一《皇朝礼器图式》中的锁子甲图绘
值得注意的是,在《水浒传》中还有这样一段描述:“那兀颜统军披着三重铠甲,贴里一层连环铜铁铠,中间一重海兽皮甲,外面方是锁子黄金甲。关胜那一刀砍过,只透的两层。”《水浒传》中的这段描述,兀颜光里穿“连环铜铁铠”,外罩“锁子黄金甲”,二者并列而谈,应不是同一种铠甲。这里的连环甲指的应是环环相扣甲类样式,而这里的锁子甲可能就为下文所讲的其他形制了。
图十二《出警图》中的穿连环锁子甲的宦官
二、山文甲与锁子甲
在唐代的敦煌绘画《行道天王图》(图十三)中,毗沙门天所穿的这类甲,有学者称之为“山文甲”,这种样式的甲在明代《关羽擒将图轴》(图十)《出警入跸图》(图十一)中也有出现。
图十三敦煌《行道天王图》(局部)
图十四故宫博物院藏《关羽擒将图轴》(局部)
山文甲在唐代就已有记载,《唐六典》记载了当时的十三种铠甲:“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皁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5]从《唐六典》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既有“山文甲”,也有“锁子甲”,两者并列出现,可见并不是一类甲。
图十五《出警图》中的宦官(局部)
通过跟前文介绍的“琐纹”进行比照,这些绘画中人物所穿的甲,甲纹即为琐子纹,按纹饰来看,这类甲即也可称之为锁子甲。
清代流行棉甲,这种“琐子”纹除了金属铠甲外,也多见于皇帝所穿的高等级战甲。故宫博物院所藏的这件“黄色织金缎镀金叶康熙帝御用棉甲”(图十二),上衣下裳式,为明黄缎人字纹织金锁子锦。在《大唐秦王词话》第三十回“秦王三跳虹霓涧,叔宝大战落叶坡”,秦叔宝“贯一副银锁甲:五色明珠缀锦边,银铺雁翅绿绒穿,宝妆玉带牢牢系,杂彩绒绦紧紧拴”,秦叔宝所穿的银锁甲的甲片形状如“雁翅”一般,而这类“琐子”纹与雁翅形状的确十分相似。
图十六黄色织金缎镀金叶康熙帝御用棉甲
图十七故宫博物院藏顺治帝锁子锦盔甲(局部)
再回到上文所及《水浒传》中兀颜光的装束,“贴里一层连环铜铁铠”指的应是环环相扣锁子甲,即连环锁子甲,功能相当于《玉海》中“祥符锁子甲”条记载的细网甲,“诏先是造明光细网甲,无裹宜以紬裹之,俥擐者不磨伤肌体。”这种甲没有衬里,穿在身上既可以起防御作用又可以减小铠甲与与肌肤的摩擦,一般作为衬甲,这类衬甲收缩有度,方便行动;“外面方是锁子黄金甲”,这里的锁子甲应就是《行道天王图》中这类纹路为“琐子”纹的锁子甲,这类铠甲甲片衔接紧密,与连环铜铁铠配合穿戴,既能保证灵活度防御能力加倍。
图十八《水浒传》中穿着“琐子”纹锁子甲的宋江
所以,锁子甲除环环相扣的“连环锁子甲”外,应还指代甲纹为“琐子”纹的金属甲及“琐子”图案的棉甲,而细网制作而成连环甲还可作为衬甲增强铠甲的防御性能。
三、鳞甲与锁子甲
鳞甲,顾名思义即甲片似鳞状的甲,《昌谷集句解》在描述吐蕃时称“吐蕃每战人马皆披锁子甲,蛇鳞甲状也。”[6]在这里,锁子甲甲片又变成了鳞状。
清代钱彩编写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第六十八回“牛通智取尽南关岳霆途遇众好汉”中写道:“话说牛通正在尽南关下叫骂讨战,忽见弯英放炮出关。牛通抬头一看,但见马上坐着一员女将,生得:眉含薄翠,杀气横生;眼溜清波,电光直射。面似杨妃肥白,胆如飞燕霞红。玉笋纤纤,抢动梨花飞舞;金莲窄窄,跨着骏马咆哮。戴一顶蜗虎凤头冠,斜插难尾;穿一领锁子鱼鳞甲,紧束战裙。严然是《水浒》扈三娘,赛过那《西游》罗刹女。”从小说中对人物铠甲穿着的描述来看,这些锁子甲的甲片形状似乎又为鳞状。
图十九《水浒传》中穿着鳞甲的扈三娘
鳞甲在古代绘画和雕塑中并不少见,敦煌绘画中的唐代《多闻天像》中多闻天王腰腹部的甲即为鳞甲(图二十)。在明代鳞甲多为高级将领或仪仗中的武将穿戴,明十三陵的石像生及《出警入跸图》中的武将都有穿鳞甲者。
图二十敦煌《多闻天像》(局部)
图二十一明十三陵石像生
前文所说的两种锁子甲,其甲纹的形状都属于琐纹,而鳞甲与这两种甲样式相差甚远,纹饰也不属于琐纹。而且从制作方式来看,鳞甲与前两种锁子甲也有差别。
鳞甲的制作通常与扎甲类似,即甲片之间有金属或棉帛丝线相连,缝制于甲衬上。再看前文所及两种锁子甲,第一种锁子连环甲是由金属环缀合而成。第二种琐子纹样的锁子甲表面没有接缝,应是甲片铆接或嵌合,但是这种方式制作的铠甲表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甲片衔接缝隙处易损坏,致使铠甲不结实;二是与身体契合度及灵活性较差。
图二十二三国演义中的扎甲
要应对这些问题,下面加甲衬是最为直接、便捷的解决方法。依此来看,文献中记载的“鱼鳞锁子甲”,其具体形制可能是将鱼鳞甲片附在连环锁子甲上,以锁子甲为甲衬。这种方式不仅能固定甲片,保证铠甲的灵活性和柔软度,更能增加铠甲的防御能力。明代罗懋登以郑和下西洋为蓝本进行撰写的长篇说《西洋记》中对张先锋穿着的描述,似乎也能证实这种鱼鳞锁子甲的制作方式:“张先锋乘马而出,只见:凤翅盔缨一撇,鱼鳞甲锁连环。镶金嵌玉带狮蛮,兽面吞头双结。”此处“锁连环”为“鱼鳞甲”的后置定语,用于形容“鱼鳞甲”。因为“锁”本身就为圆环、连环之意,或许鱼鳞锁子甲指代的就是以锁子甲为甲衬的鱼鳞甲,这里的“锁子”突出的应是鱼鳞甲的制作工艺。
那么如果将文献中的锁子、连环理解为连接甲片的一种工艺,连环锁子甲或许也可以表示用连环甲连接外层锁子纹甲的一种铠甲。《大唐秦王词话》第五十回“淤泥河罗成死节,长安城秦府兴兵”中还有披挂“鱼鳞龟背,连环雁翅甲铺银”的兵将,上文也提到过琐子纹与雁翅形状十分相似,所以这里所描述的甲,或许就是《出警图》中的这种龟背罩甲(图十五)。在清代小说《再生缘全传》中有一番邦将士“身披柳叶连环甲,腰束杨枝九股绳”,这里的“柳叶连环甲”应该也是这类性质的甲,即将柳叶形甲片用连环的方式进行联接。
图二十三《出警图》中的宦官(局部)
我们从古代小说中可知,中国的锁子甲并非单指一种铠甲,其含义比较广泛,囊括了文献所说的连环锁子甲、锁子黄金甲、鱼鳞锁子甲、柳叶连环甲等各种式样。当然,锁子也可以指代甲的制作方式,即将各类甲片用锁子连接,以加强铠甲的抵御能力和灵活性。就像宋代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中所写“苻坚使熊邈造金银细铠,金为线以缧之,蔡琰诗云:‘金甲耀日光’。至今谓:甲之精细者为锁子甲,言其相衔之密也。”或许随着甲的发展和制甲技术的进步,那些制作精细、“相衔之密”的铠甲皆可称之为锁子甲。
这一期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也希望大家多给我们品评与指正。别忘了帮我们转发、评论、点赞呦,关注@张瑞水下看世界我们下一期再见啦!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典一〇二二下。↑
故宫博物院编:《武备志》(第三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第248页。↑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上)》,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9年,第456页。↑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1210页。↑
[唐]李林甫等著,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63页。↑
[唐]李贺著,[清]丘象随解:《昌谷集句解》,卷三,清初丘象随西轩刻本。↑
今日中金网关于锁子黄金甲(锁子黄金甲是谁送来的)的介绍就到此。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