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2-11-26 14:05:47
中金网今日介绍"中山提黄金提取技术(工业提取黄金)",希望小金从网上整理的中山提黄金提取技术(工业提取黄金)对您帮助。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任务,并提出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推动中山翠亨新区等特色平台建设,协同提升开放水平。日前,省委深改委正式印发《关于同意中山市建设广东省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通知》。
近日,接受中山日报专访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商务部专家委员曲建,就中山如何建设省级改革示范区和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实现深中协同发展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
一、为推进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
中山日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如何理解这个使命带来的历史性意义?
曲建:我认为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这个使命带来的重大意义。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我们国家正在推进区域的协同发展,而广东省内不平衡发展的问题十分突出,粤北、粤东和珠三角地区存在发展不平衡,解决这些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进行探索。其次在珠江三角洲层面,珠江三角洲的东岸与西岸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发展水平都有较大差距,甚至从地均的产值来看,有数倍甚至10倍差距,这与我们整体融合互动发展的格局留下了很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最后是中山层面,近年来,中山地区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代际差已经跟东岸形成了较大落差,在此背景下,如何让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让中山踏上珠江三角洲高速发展的列车,是亟待破解的问题。
总之,无论是从国家、广东还是珠三角、中山地区的内部需求来看,省委把中山作为一个改革创新实验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这件事情做得好,不仅对珠江口东岸和西岸的融合互动发展提供一条路径,更为重要的是给全广东省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落差弥补问题乃至全国的协同发展问题都会提供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值得高度关注。
二、通过深中融合探索中山经济增长新模式
中山日报:省委要求中山奋力建设珠江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支撑点、沿海经济带的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极,如何理解省委赋予中山建设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任务?
曲建:这与中山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密不可分。在过去改革开放40年进程中,中山的经济发展可以分成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高速增长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人均GDP水平迅速地达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较高的水平,人均GDP水平大概在1万美元。第二阶段开始横拉,人均GDP水平没有像东岸那样呈现高增长的态势,究其原因可以理解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动力没有实现转变。第一阶段中山地区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推动经济增长,拔得了头筹,而如今转入靠科技进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传统的中山制造业没有迅速地走向数字化、自动化,人均GDP水平在第二个阶段开始横盘,维系了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突破。
新时期的中山,传统制造业要通过技术更新改造从而走出横盘阶段,进入到第三个继续高速增长的过程。深圳已经走出了这样一套增长模式,中山通过与深圳的互动,下一个阶段可以探索出适合自己经济增长的产业转型发展道路,这个也是我们实验区重中之重的任务。
三、借鉴深圳经验推动产业平台转型升级
中山日报:目前中山正在大力推行低效工业园改造,目的就是要承接深圳高端产业资源,让中山成为深圳产业的延长链、补充链,你认为中山可以在哪些领域发力、强化与深圳的对接?
曲建:深圳在整个产业链条转型升级和产业平台转型升级两方面走在了前面,它的经验值得中山借鉴。
整个产业链的转型升级包含着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成果等过程,同时需要科技和人才的支持,这是深圳形成的创新链条的5个要素。中山要从低端制造向中高端转型,需要增加这样一条创新链条。
从产业路径方面看,目前比较好的一个方案就是,深圳在基础研究和攻关研发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成果,可以通过深中通道辐射到西岸来。中山就可以实现成果的产业化,另外把深圳的科技创新能力、金融和人才相结合,让中山地区的产业实现全面的转型升级。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山整个园区平台的转型升级。按照相关研究来看,全世界产业园区分成四代。第一代产业园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代产业园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三代产业园则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第四代产业园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的产业需要不同的平台。
从目前评估的情况来看,中山的产业园区大部分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因此,中山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将平台进行转型升级,要适应于高端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而这种平台的转型升级,深圳已经探索出了非常清晰的路径,无论是土地性质、还是产业内容的转型升级以及房地产配套的安排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划。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正在全力以赴参与深圳重点园区的规划中,相信把深圳的成功经验导入到中山,便可以加快中山平台的转型升级,深中通道开通以后,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就可以进入到中山。
四、增强“深圳大脑+中山手脚”的黏合度
中山日报:从深圳的角度看来,中山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或者说哪些方面可以成为深圳产业的补充?
曲建:深中通道打通后,将为整个深圳产业向外进一步发展开拓非常广阔的空间。中山有传统制造业的加工组装能力以及工匠人才等独特的优势,这对深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深圳最主要的是IT行业,而中山机械行业较发达。如果AI加上机械制造、装备制造,就好比深圳的大脑加上中山手脚,会形成非常强大的AI产业集群,这对于深圳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发展支撑点。
深中通道开通后,中山的优势就可以凸显出来。第一,它具有强大的空间能力,比如翠亨新区,如果能升级为国家级的产业园区,将会以强大的产业吸纳能力吸引珠江三角洲东岸企业在此集结。第二,产业配套能力方面,中山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产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植入IT行业,加入可控制的芯片技术,就可以让它实现全面转型升级。
五、“黄金内湾”首要是打造便捷化的交通
中山日报:省党代会报告也提到要打造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如何理解、看待省委对这一战略的布局?
曲建:这个比喻很形象,事实上,全世界的高端产业均是按照水道布局,如日本的东京湾,美国的硅谷湾等地区临水而居集结了大批高端产业。过去珠江三角洲东岸集结了世界级IT行业、制造业产业基地、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西岸受交通以及投资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集中高端的制造业。而这一次提出“黄金内湾”的概念,首要的应该是打造便捷化的交通,不仅仅是一个深中通道,今后一定会围绕着“黄金内湾”形成高速的轨道网络,可以让城市之间的人员在半小时内实现快速的通达。人才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如果说原来的2小时车程可以缩短为1小时,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会大大提升。其次就是产业和营商环境的全面升级,让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我们国家创新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发展、制度创新发展的引擎。
六、写好“东承”文章激发后发优势
中山日报: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东承西接南联北融”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其中,“东承”就包括深中一体化的规划,请你谈一下对这一战略的看法?
曲建:中山的党代会站在了非常高的高度来认识中山在未来的发展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也非常符合广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中山东承和深圳西接的范围,几乎都是在200平方公里范围内,而深圳那块区域的GDP可以达到6000亿元,而中山的这块区域不到200亿元,落差非常大。但落差并不可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后发优势,是下一个阶段经济实现腾飞与高势能地区追赶的过程能够充分释放出来的能量。
因此,中山要充满信心,通过与东岸的对接来实现发展,这种发展已经在谋篇布局中。中山市委市政府都在采取一系列的重大举措,预计到2024年年中或下半年,深中通道可以开通。两个城市的一体化主体是企业,深圳投资进入中山的一系列活动中,已经有一批高素质的企业开始到中山进行考察,来到翠亨新区谋篇布局,也是在为深中一体化发展打基础,是下一步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中山日报:深圳的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当下,中山提出坚定不移实施营商环境改革工程,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的“头号工程”,具体在哪些方面可以对标深圳?
曲建:深中两地互动越来越密切,企业最关心的就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更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事求是地说,中山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得到持续提升,但与深圳相比确实有不少差距。
营商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就是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气路等等,中山与深圳相比确实有一定差距,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马上改变的。软环境是什么?从制度经济学来看,是指干同样的事情需要的时间越短,意味着软环境越好。举个例子,成立一家企业,在深圳从提出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三个小时,而在中山从提出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只需两个小时,那中山的环境就比深圳好。
对中山而言,可以快速提升的是软环境。一方面,软环境的提升奏效快,与此同时投入资金没有硬环境多,更为重要的是软环境的改造,可以进一步拉动硬环境的提升。下一阶段,中山可以在软环境特别是服务企业方面发力,从企业的进入到投产以后的支撑,全面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记者徐世球袁婵缪晓剑
今日中金网关于中山提黄金提取技术(工业提取黄金)的介绍就到此。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